
韩梦想
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在春节档票房落后,排片渐无,失败已是定局,但本着对徐克的喜爱和崇拜之情,我还是赶在此片彻底消失前看了大银幕。
然而,看过之后只有加倍的失望,曾几何时代表着院线高水准的徐克,这一次恐怕已经在及格线之下,开分5.5,甚至可以说虚高了,市场的反馈也反映了大众的选择。

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?我想,是一种扑面而来的仓促感,透露着制作周期的不足,剧组整体运转的一种敷衍。
本片对白全部后期配音,配音之后的口型不匹配充斥全片,能匹配上的部分微乎其微。这一作为学生作业都无法接受的现象,竟然出现在被无限放大的大银幕上,竟然出现在徐克的电影中,让人难以置信。
配音后口型不匹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出戏,无法沉浸剧情。当然,由于影片前半部分包含大量的蒙古语,自己内心还在给它找补,想着也许这门语言太难,不能保证大量演员学会。
但当蒙古族演员阿如那的蒙古语也不匹配,甚至大量汉语对白都不能匹配的时候,就再也没办法专注。当郭靖和黄蓉终于在雨夜重逢,两人抱在一起,明明没张嘴但是说出了对白时,终于不能再忍,观影体验已然降到了冰点。

撑到了彩蛋和片尾,字幕出现的一刹那,全明白了,如此敷衍的字幕甚至配不上这个题材,这个片名。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甚至在进入故事讲述之前,就已经败光了好感。
徐克拍不好武侠吗?我不相信。
《射雕英雄传》实在太过于经典!在以往大量的影视化版本中,最受观众认可的莫过于TVB出品的83版剧集。徐克以1978年佳艺的《金刀情侠》开启自己的古装武侠剧时代,并在此之后拍摄了大量经典武侠片。在当下,如果说谁还能再次触碰这个文本,谁还能对其进行大银幕的呈现,答案非徐克莫属。

《射雕英雄传》(1983)